English

人生的梯级

1998-07-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人性在我们身体的每一部位里潜藏着,它们不时地表现为某些欲望的需要并寻找着满足。饥饿的时候,我们会想法寻找食物;劳累的时候,我们的神经会传导出怠倦的感觉,让身体休息;我们会在孩童时期依赖家庭和父母,又会在青春期里产生独立和寻找爱情的念头。

美国学者马斯洛在对人类作了多年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他著名的梯级学说。他把人的欲望需要分为了从低级到高级五种水平,这五种水平排列起来,有些像阶梯,所以叫梯级学说。梯级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是生理的需要,例如饥饿和口渴;第二是安全的需要,例如安全感和稳定性;第三是社会关系和爱的需要,例如情感和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指理想中的一种变态作用);第四是尊重的需要,例如威信和自尊;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生理上迫切的需要满足以后,才能专心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高级水平上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人都有的,是基础性的,所以生理的需要像食、睡、性等就排在了必要的第一级。生理的需要也基本上是生物性的需要。较高级的需要就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了,也是较难达到的,所以不是人人都有的。梯级学说的第一二级基本上属于物质需要,而第三级社会关系和爱的需要,则已经是精神的需要了。梯级学说的最高一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在前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自己选择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生存中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梯级,因为达到这一梯级的人,首先要有前面的需要的满足,然后又不局限停止于前面的需要,在对生存世界的认识上,在对自己理想的实现上,都有充分的保障和力量。

在人类的生存中,我们从简单的听凭自然开始逐渐地有了饭店、高级宾馆、席梦思床垫这些食欲、睡欲的复杂表现,我们也有了在这些基本满足之后的对美、对情感、对艺术、对思想这些无法标价的抽象事物的需要。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着达到需要水平最高点的最初的可能性。但人与人的差异和后天的选择发展也造成了人一生需要和达到的水平不同。有的人注重着基础的满足,他们永远走不出物质的欲望,他们没有第二级第三级的需要;而有的人没有第一级甚至第二级的完全满足,就困难地超越着环境和条件,进行着第三级第四级的需要,他们是一些“先天不足”但理想极高的人,他们虽然时常有些内心需要的冲突和痛苦,但他们在努力地达到生命的最高水平。

人生并不是单以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划分等级,幸福也没有标明到底应该在哪里。幸福要靠我们自己的创造和对生活的全面认识。生活中,我们既要有基础的需要,又要超越基础,去认识人生的更高更全面的价值。许多人生到达的领域,都是我们没有到达因而缺乏知识的。我们几乎都可以花钱去洗一个桑拿浴,但我们却无法都花钱去听懂一个学者自由的学术语言。女人们人人都可以做妓女,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有美好的观念和情感。这也是人人能够到达的人生的梯级不同的原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